一、活动目标
培养良好睡眠习惯
掌握独立穿脱衣物、整理床铺等睡前自理技能,养成安静入睡的习惯。
提升自我保护意识
认识危险行为(如蒙头睡觉、在床上打闹),学会保护自己。
促进心理健康
通过故事和游戏缓解对黑暗的恐惧,建立安全感。
二、活动准备
物质材料
睡衣、鞋子、床铺整理道具(如衣架、玩具被子)
绘画工具(彩笔、纸张)
音乐设备(轻柔音乐、摇篮曲)
经验准备
幼儿已了解基本生活自理流程,部分幼儿具备独立穿脱能力。
三、活动过程
1. 睡前习惯养成(15分钟)
独立穿脱练习
教师示范正确穿脱衣物、鞋袜的方法,幼儿在指导下独立完成。- 整理床铺
引导幼儿将衣物叠放整齐、床铺整理规范,培养责任感。
2. 放松与睡眠准备(15分钟)
呼吸与肌肉放松
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深呼吸、渐进性肌肉放松练习,帮助身心平静。- 讨论健康睡眠
讲解右侧卧睡的好处,避免趴睡和蒙头,讨论如何制定规律的睡眠时间表。
3. 创意表达与故事分享(15分钟)
制作睡前故事书
提供空白故事书模板,幼儿用彩笔绘画并编写简单故事,培养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- 分享与交流
幼儿轮流讲述自己编的故事,其他幼儿倾听并提问,增强自信心和沟通能力。
4. 家园共育延伸(5分钟)
家庭习惯调查
通过调查表了解幼儿在家的睡前习惯,与家长沟通建议,形成教育合力。- 家庭任务布置
布置亲子睡前仪式任务(如共同阅读故事、轻声对话),巩固活动效果。
四、活动评价
观察记录
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、自理能力提升情况,记录独立完成任务的幼儿数量。- 家长反馈
收集家长对活动的评价,了解家庭习惯改善情况,调整后续教育策略。- 自我调整
根据幼儿表现调整活动难度,对个别困难幼儿提供针对性指导。
五、注意事项
安全保障
活动中确保幼儿使用安全道具,避免因意外受伤。2. 环境营造
保持寝室安静、温馨,通过灯光、音乐营造放松氛围。3. 个性化关注
尊重幼儿个体差异,对胆小或行动较慢的幼儿给予更多鼓励。
通过以上活动设计,旨在帮助大班幼儿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,提升自我管理能力,并通过趣味环节促进心理健康发展。建议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