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通报的格式

59

通报的格式根据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,需注意不同文种的结构差异:

一、表彰性通报

标题

包含发文机关、事由、文种,例如《XX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》。

主送单位

一般需明确,普发性通报可省略。

正文

- 引言:

概括事迹背景、意义及表彰目的(如“特对××通报表扬,望各单位组织学习”)。

- 事实部分:精练叙述先进事迹,包括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具体做法及结果。

- 分析评价:提炼经验或意义,提出学习要求。

- 决定要求:明确表彰措施(如精神奖励、物质奖励)或号召性语言。

落款

包含发文机关名称及日期。

二、批评性通报

标题

通常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,直接以“通报”或“关于××问题的批评通报”形式出现。

主送单位

需明确受批评对象。

正文

- 引言:

说明通报目的(如“现通报××单位存在问题,望引起重视”)。

- 事实部分:客观陈述错误事实、时间、地点、原因及后果。

- 分析评价:分析错误性质、危害及根源,提出教训。

- 处理决定:明确处分措施或整改要求。

落款

包含发文机关名称及日期。

三、传达性/告知性通报

标题

简洁说明传达事项,如《关于近期工作部署的传达》。

主送单位

根据传达范围决定是否标注。

正文

- 引言:

说明传达背景及目的。

- 事项说明:分条列项描述具体情况、分析判断及处理意见。

- 要求号召:提出工作要求或行动倡议。

落款

包含发文机关名称及日期。

四、格式通用要求

标题规范:

采用“发文机关+事由+文种”结构,重要通报需完整标注。

语言要求:表彰性通报语言简明褒扬,批评性通报语言严肃准确。

结构布局:通常分为引言、事实、分析、决定等部分,部分通报可省略引言。

以上格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,但需确保内容完整、逻辑清晰,以达到教育、警示或信息传递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