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品格端方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主要指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举止表现出的端正、正直特质。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:
一、核心含义
品德与行为规范 指一个人在道德品质(如诚实、善良、责任感)和行为举止(如仪态、守规矩)上表现出的端庄、大气特质,强调“遵规守矩”的自律性。
历史典故的延伸
在《红楼梦》中,薛宝钗被形容为“品格端方”,指她性格温和、举止得体,常被他人比作黛玉的不足。
二、使用场景与近义词
褒义语境: 用于称赞品德高尚、行为规范的人,如“他为人正直,品格端方,深受同事信赖”。 文学与艺术评价
三、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:端正、规矩、正派、厚道。
反义词:恶劣、邪僻、放纵。
四、历史人物示例
清末官吏陶斋(端方)以“品格端方”著称,曾任多省巡抚,以公正廉明闻名,其事迹被载入《陶斋吉金录》。
综上,“品格端方”既包含个人品德的自我约束,也隐含社会对行为规范的期待,是传统道德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概念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