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双新”背景下推进课堂改革,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方式,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:
一、强化学科育人功能
融入德育元素
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,例如通过科学史案例(如塑料大棚膜颜色选择)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品质,培养正确价值观。
培养核心素养
以语文为例,通过真实情境设计(如文学作品分析)强化文化自信、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,同时注重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。
二、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
任务驱动与项目式学习
- 设计启发性任务(如大任务+小任务分解),引导学生主动探究,例如通过“任务众筹”设计单元导学案。
- 推行项目式学习,以实践解决问题,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。
交互式与数字化教学
利用互动课件、虚拟实验室等资源,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,例如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沉浸式学习。
三、构建成长式课堂生态
师生交互与生生协作
通过“问题课堂”模式,实现课前自主学习、课中问题共探、课后能力迁移,例如依托“作业超市”巩固知识应用。
评价机制优化
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,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,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表现。
四、深化教研与资源整合
集体备课与课程共建
教师通过“课程共建”活动共同设计导学案,分析教材结构,筛选启发性任务,形成学科育人合力。
区域协同与薄弱校帮扶
构建区域教学资源网络,通过集团化教研提升薄弱校教学质量,确保“双新”改革覆盖全学段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推进“双新”背景下的课堂改革,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转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