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万籁此都寂”中的“籁”指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,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:
字义解析 “籁”本义指古代一种带有三孔的竹制乐器,如笙、箫等,属于吹奏乐器。其引申义为自然界中通过孔隙传出的声音,如风声、水声、鸟鸣等。
成语含义
“万籁”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,如风过林梢、水流潺潺等;“俱寂”表示全部静止、没有声音。整个成语形容环境极其安静,一点声响都没有。
出处与背景
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:“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万籁此都寂,但余钟磬音。”诗中通过“万籁俱寂”描绘了禅院清晨的静谧氛围,唯有钟磬之音打破寂静。
近义词与反义词
- 近义词: 寂寂无声、万籁无声 - 反义词
综上,“籁”在“万籁此都寂”中特指自然界的声响,通过其本义引申为对环境静谧的极致描绘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