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SI结构即OSI参考模型,是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于1985年提出的网络通信体系架构,用于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。以下是核心要点:
基本定义 OSI全称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,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,旨在定义不同计算机系统间通信的标准框架,确保设备与软件的互操作性。
七层架构
该模型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层,从下至上依次为:
- 物理层: 处理比特流传输(如电缆、光纤); - 数据链路层
- 网络层:负责数据包路由与转发(如IP协议);
- 传输层:提供端到端通信服务(如TCP/UDP);
- 会话层:管理会话建立与维护;
- 表示层:处理数据加密、压缩与格式转换;
- 应用层:提供网络服务(如HTTP、FTP)。
分层优势 - 标准化:
不同厂商设备可通过统一协议通信;
- 模块化:各层职责明确,便于故障排查与功能扩展;
- 抽象化:简化复杂网络交互的理解。
应用场景
主要用于教学、网络协议设计及理论分析,实际网络中多采用TCP/IP四层模型作为补充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