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生活污水进水水质的国家标准主要依据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》(GB/T 51347-2019)和地方性排放标准制定,具体如下:
一、国家标准(GB/T 51347-2019)
污染物指标 - 化学需氧量(CODCr):
150~400 mg/L
- 生化需氧量(BOD5):100~200 mg/L
- 氨氮:20~40 mg/L(总氮+总磷)
- 总磷(TP):2~7 mg/L
- 悬浮物(SS):未明确具体数值,但属于主要监测指标。
分类依据 按污水来源分为黑水和灰水:
- 黑水(厕所污水):占15%~20%,氨浓度80%~90%,磷浓度50%~57%。
二、地方排放标准
海南省标准(DB46/483-2024)
- 适用于日处理规模≤500m³/d的设施,采用与城镇污水处理厂相似的排放标准(参照GB 18918)。
安徽省标准(DB 34/3527-2019)
- 国家尚未制定专门标准时,安徽省率先制定地方标准,但未公开具体数值。
三、其他相关标准
农田灌溉水质: 若处理后污水用于灌溉,需符合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》(GB 5084-2021),但此为用途标准而非进水标准。 总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