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描电镜(SEM)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,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的信号来获取高分辨率的微观形貌图像。以下是核心要点:
电子束生成与聚焦 电子枪发射电子后,经电磁透镜系统聚焦成极细的电子束,扫描线圈控制其逐行扫描样品表面。电子束能量通常在0.1-30 kV之间。
电子与样品的相互作用
聚焦电子束轰击样品时,主要产生以下信号:
- 二次电子: 由样品表面原子激发产生,分辨率高(1-10 nm),反映形貌细节。 - 背散射电子
信号检测与图像形成 不同信号由专用探测器(如二次电子探测器、背散射电子探测器)收集,转换为电信号后经放大处理。这些信号同步调制显像管亮度,最终在荧光屏或数字探测器上形成与样品表面特征对应的图像。
成像优势
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相比,SEM分辨率更高(可达1 nm级别),且能观察非透明或高折射率样品,适用于材料科学、生物学、半导体等领域。
总结:
SEM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复杂相互作用,综合多种信号实现高分辨率形貌与成分分析,是现代微观研究的重要工具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