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良人”和“贤人”的含义,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良人
基本含义 - 古代夫妻称呼:
最经典的含义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,出自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:“维此良人,作为式谷。” 表达对丈夫品德的赞颂。
- 其他含义:
- 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,与奴、婢相对;
- 古代指清白人家的妇女;
- 作为乡官名,指基层行政人员;
- 西汉时期为妃嫔的称号。
使用背景 - 早期主要用于夫妻间表达平等与尊重,后演变为对品德高尚者的泛称,如《庄子》中君主对理想伴侣的称谓。
二、贤人
基本含义
- 指有道德、有才能、贤明淑德的人,如《论语》中孔子称赞颜回为“贤人”。
- 在封建社会,常与“圣人”连用,如“圣人”“贤圣”。
使用范围
- 既可用于评价个人品德,也可用于称颂群体,如“贤者”“贤良淑德”。
三、两者的区别与联系
区别: “良人”多用于特定身份关系(如妻子对丈夫),而“贤人”是独立的人格评价; “良人”侧重品德与行为规范,“贤人”更强调道德修养与才能。 联系
在《诗经》等古典文献中,两者常结合使用,如《唐风·绸缪》中“今夕何夕,见此良人”,既表达对伴侣的赞美,也隐含对其品德的认可。
综上,“良人”多与特定身份相关,而“贤人”是更广泛的人格称谓,两者在古代文献中常相辅相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