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资料,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事件时间与背景
时间: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期间(第二次鸦片战争)。
背景:鸦片战争后,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扩大在华权益,清政府被迫签订《天津条约》和《北京条约》。英法联军以清政府囚禁英法战俘为借口,攻占北京并实施报复。
二、事件经过
攻占与洗劫 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,10月18日进入圆明园,抢夺大量文物(约150万件,涵盖青铜器、书画等),并破坏园内建筑。
纵火焚烧
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囚禁战俘为借口,命令3500名士兵纵火,大火持续3天3夜,圆明园及附近清漪园、静明园等均被焚毁。
三、后果与影响
文化损失: 圆明园现存建筑仅13处,珍贵文物被洗劫或焚毁,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重大损失。 历史意义
四、补充说明
八国联军(1900年侵华)也曾对圆明园造成破坏,但1860年的英法联军是主要责任方。
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(康熙四十六年),历经多位皇帝扩建,形成“圆明三园”格局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