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五类,涵盖思想态度、职业行为、专业能力及管理作风等方面:
一、思想态度与职业倦怠
缺乏教育热情与责任感:
部分教师因工作压力大、环境复杂,逐渐失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,导致教学态度不端正,教学质量难以保障。
职业倦怠倾向:
长期从事重复性教学工作,易产生思想涣散、惰性严重的问题,表现为“要数量不要质量”,敷衍了事。
二、职业行为与师德问题
回避管理责任:
部分教师存在“佛系”心态,对违规行为(如有偿补课)视而不见,甚至主动规避管理职责。
从教不廉行为:
个别教师受利益驱动,利用校外场地进行节假日补课,损害教师形象。
三、专业能力与知识短板
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:
部分教师依赖传统教学模式,缺乏创新意识,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。
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:
部分教师学历和培训水平滞后,学科知识薄弱,教学方法落后,影响教学效果。
四、管理作风与制度执行
依法依规意识薄弱:
工作中存在凭经验办事现象,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,易引发管理漏洞。
缺乏反思与改进:
部分教师自我批评不深入,对教学问题缺乏系统性反思,难以实现持续改进。
五、党员教师示范作用不足
党员教师在思想引领、师德建设方面存在不足,部分缺乏政治敏感性和党性修养,未能有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。
总结:教师履职问题需从思想教育、职业规范、能力提升、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,通过加强师德建设、深化专业培训、完善管理机制等措施,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履职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