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画的起源可以从艺术实践和技术创新两个维度进行梳理,具体如下:
一、艺术与观念的发端
原始意向动画 动画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欧洲大陆古人类的图形记载,例如通过动态图形表达原始意象,这属于艺术与观念上的初步探索。
19世纪末的视觉暂留现象
英国科学家彼德-罗杰特(1824年)首次提出“视觉暂留”现象,为动画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。
二、技术实践的突破
早期动画装置
- 费纳奇镜: 1832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·普拉托发明,通过动态影像探索开启动态影像技术。 - 活动视镜
关键技术与人物 - 幻盘:
1825年约翰尼斯·赞发明旋转圆盘装置,实现动态图像投射。
- 光学影戏机:1888年埃米尔·雷诺改进西洋镜,制成光学影戏机,绘制《一杯可口的啤酒》等完整动画片,标志着现代动画技术的诞生。
- 赛璐珞片:1915年伊尔-赫德发明赛璐珞片分层技术,大幅降低动画制作成本。
三、早期发展与影响
19世纪末-1940年代:法国动画先驱如雷诺、赞等推动技术进步,美国则通过迪士尼等公司形成产业化体系。
20世纪中期:迪士尼推出《威利号汽船》等经典动画,奠定全球动画产业基础。
四、术语与范围的扩展
“动漫”一词:最初指动画,后扩展至漫画、小说等虚构作品,形成更广泛的文化概念。
综上,动画的起源是艺术与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,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的实验性装置,而现代动画产业则起源于20世纪初的技术革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