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班开展观摩课教研活动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,注重趣味性与实效性,具体可参考以下方案:
一、活动目标
提升教学能力:
通过观摩学习,优化教学设计、课堂组织及评价能力。
促进教师交流:
建立互学机制,形成积极教研氛围。
解决实际问题:
聚焦教学中的常见难题,如绘本教学、创造力引导等。
二、活动形式
主题式观摩
-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,如传统美德教育(尊敬父母、团结友爱)、节日文化(春节、中秋习俗)等,通过故事、游戏等形式展开。
- 数学、语言等基础领域可结合幼儿认知特点设计案例,如数学操作、儿歌朗诵等。
分阶段实施
- 采用“一课三研”模式:首次课展示、全园评课、专家指导、改进后二次课展示,形成循环优化过程。
三、活动流程
准备阶段
- 成立课题组,明确目标与分工;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,制定活动方案。
- 确定观摩课例,提前联系优秀幼儿园并协调时间。
实施阶段
- 观摩课例展示:教师介绍设计思路,幼儿参与互动。
- 课后研讨:分享观课感受,分析优点与不足,提出改进建议。
总结反思
- 教师撰写观摩报告,总结收获与改进方向;组织活动总结,颁发优秀课例证书。
四、活动要求
内容适配性
- 教学内容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,如小班以直观形象为主,中班逐步增加逻辑性。
- 教具准备要丰富且具操作性,确保幼儿参与度。
互动与记录
- 鼓励教师在观摩中记录关键环节,课后进行交流讨论。
- 采用互听形式,灵活调整活动安排以适应实际需求。
通过以上方案,可系统提升中小班教师的教学水平,同时深化对幼儿发展规律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