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鼠仓是证券市场中一种典型的违法违规行为,其核心特征为利用信息优势进行非法获利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
一、定义与运作机制
基本定义 老鼠仓指机构负责人、操盘手及其亲属、关系户等,利用未公开的内幕信息,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前,先用个人或关联账户低位建仓,待股价高位后卖出获利的行为。
核心特征
- 信息优势: 行为人掌握未公开的内幕信息(如公司业绩、政策变动等); - 时间差操作
二、典型表现形式
基金领域:基金经理用自有资金低价买入股票,再用基金资金拉升股价后卖出;
其他场景:如村长利用公款购买种子后高价出售(类比于基金经理操作股票)。
三、法律后果
刑事处罚: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情节严重者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并处罚金;
监管处罚:证监会等机构对涉案人员采取罚款、禁业等处罚措施(如某基金经理被罚超3000万、禁业10年)。
四、危害性
损害市场公平:通过虚假交易误导投资者,破坏市场秩序;
侵蚀公共资源:将国有资产转化为个人私利,加剧腐败。
五、防范建议
加强监管:监管部门需严格审查交易行为,追责内幕人员;
提高透明度:上市公司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,减少信息不对称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