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修身齐家篇
1. 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(《学而》)
2. 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(《学而》)
3.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(《颜渊》)
4. 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(《论语》)
5. 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(《论语》)
二、为政篇
6.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(《为政》)
7. 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(《为政》)
8. 程门立雪,尊师重道。(《论语》)
9. 导之以政,齐之以德,民免而无耻;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(《为政》)
10. 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。(《为政》)
三、仁德篇
11. 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(《论语》)
12. 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?(《论语》)
13. 仁者爱人,义者宜之。(《论语》)
14. 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(《里仁》)
四、学习篇
15. 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(《为政》)
16.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(《雍也》)
17. 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(《述而》)
五、处世篇
18. 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(《述而》)
19. 小不忍则乱大谋,大忍则乱小家。(《卫灵公》)
20. 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(《论语》)
六、其他经典
21. 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(《论语》)
22. 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(《论语》)
23.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(《论语》)
24. 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(《论语》)
注:部分句子存在多义性,此处采用较为常见的解释。建议结合具体语境深入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