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园十三首·其一》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。全文如下:
```
花枝草蔓眼中开,小白长红越女腮。
可怜日暮嫣香落,嫁与东风不用媒。
```
诗文解析
花枝草蔓眼中开
花枝:指木本花卉的枝干。
草蔓:指草本植物的茎蔓。
眼中开:形容花朵在眼前盛开,色彩艳丽,令人目不暇接。
小白长红越女腮
小白长红:形容花朵颜色红白相间,红花多于白花。
越女腮:比喻娇艳的鲜花像越地美女(西施)的面颊,赋予花朵以人的素质,显得更加精神焕发。
可怜日暮嫣香落
可怜: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花朵凋零的无限惋惜之情。
日暮:指太阳落山,黄昏时分。
嫣香落:形容花朵在黄昏时分凋零,香气四溢。
嫁与东风不用媒
嫁与东风:比喻花朵随风飘落,像女子嫁给春风一样自然。
不用媒:形容花朵的凋零是自然发生的,不需要人为的撮合,暗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哀伤。
主题与情感
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园中春花烂漫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诗中提到“可怜日暮嫣香落”,既表现了诗人对花朵凋零的惋惜,也寄寓了诗人对青春易逝、人生短暂的哀思。最后一句“嫁与东风不用媒”则以拟人的手法,将花朵的凋零与女子的婚姻相类比,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。
艺术特色
李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,使得诗歌形象生动,情感真挚。诗中的“花枝草蔓”、“小白长红”、“越女腮”等比喻,不仅描绘了花朵的艳丽姿态,还赋予了花朵以人的情感和生命,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