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考什么文章?

59

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,具体包含以下三类文本及考查重点:

一、文学类文本(约60%-70%)

小说

考查人物形象分析(如外貌、语言、行为、心理描写)、情节发展、主题思想等。

示例:《祝福》中祥林嫂形象的塑造可通过语言和情节分析其性格特点。

散文

重点在于理解文章主旨、作者思想感情、艺术手法(如抒情、叙事、议论结合)。

近五年高频篇目包括余秋雨《文化苦旅》选段、史铁生《我与地坛》等。

诗歌

考查意象、韵律、抒情手法及主题表达。

二、实用类文本(约20%-30%)

传记/书评/书序/游记/书信

侧重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,需关注人物生平、事件逻辑及作者评价。

例如:袁隆平传记需梳理其科研历程及社会意义。

三、论述类文本(约10%-20%)

议论文

考查论点识别、论据分析、论证方法(如举例、对比、因果)及逻辑推理能力。

示例:分析《论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》中作者的论证结构。

补充说明

题型特点:

文学类注重文本解读与情感体会,实用类强调信息提取与逻辑分析,论述类侧重观点辨析与论证评估。

备考建议:需系统梳理各类文本的答题技巧,如人物形象分析的“四维分析法”(语言/动作/神态/心理),以及如何从文本中提炼关键论据。

以上内容综合了近年高考真题趋势,建议考生结合自身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