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文明礼貌的古诗词,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礼仪规范类
1. 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君子以仁存心,以礼存心。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。”(强调仁爱与礼仪的互为因果)
2. 《论语》: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(礼仪是立身处世的基础)
3. 《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张霸》:“幼也知孝让,居然合礼仪。”(以张霸幼年懂礼仪为例)
4. 《绝句》(吕希哲):“礼仪三百复三千,酬酢天机理必然。”(描绘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自然规律)
二、道德修养类
1. 《论语》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。”(倡导节俭与谦逊)
2. 《荀子》:“强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。”(强调节俭的重要性)
3. 《白居易》:“奢者狼藉俭者安,一凶一吉在眼前。”(对比奢侈与节俭的后果)
4. 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(从个人修养角度阐述礼仪与品德的关系)
三、社会影响类
1. 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。”(通过祭祀礼仪展现社会秩序)
2. 王安石《登飞来峰》: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”(借喻礼仪规范社会风气)
3. 曾巩《墨池记》:“墨池之侧,有士人方临池而书,未成,先叹曰:‘吾家无钱买笔。’”(以墨池传说体现文化传承)
四、行为准则类
1. 《论语》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(倡导和谐相处的礼仪原则)
2. 《孟子》:“临财毋苟得,临难毋苟免。”(强调道德底线与礼仪规范)
3.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蔺相如,廉颇老矣,尚能战否?”(通过历史典故体现礼让精神)
4. 《左传》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(以身作则的礼仪观)
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文明礼貌的内涵,既有对礼仪规范的直接论述,也有通过行为准则、社会现象等间接体现。建议结合具体场景诵读,以加深理解与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