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典故?

59

“筚路蓝缕,栉风沐雨”是一个源自春秋时期楚国先民艰苦创业的成语典故,具体解析如下:

一、成语含义

筚路:柴车,古代指简陋的交通工具;

蓝缕:破旧的衣服;

栉风沐雨: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。

整体意思是驾着简陋的柴车,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,形容创业的艰苦。

二、典故出处

该成语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”原文是楚庄王用祖先若敖、蚡冒开辟荒山的事迹,告诫军队要勤俭建国、艰苦奋斗。

三、典故背景

春秋时期,诸侯混战频繁,楚国为争夺郑国领土,曾率兵攻打郑国。郑国向晋国求援时,晋军主将荀林父主张停止进军,认为楚军已胜券在握。但副将先縠力主追击,认为应乘楚军骄傲松懈之机取胜。最终晋军未及行动,郑国已向楚国投降。

楚庄王即位后,为避免重蹈覆辙,以祖先“筚路蓝缕”的创业精神激励民众,强调“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”,并亲自率军南征,最终成为中原霸主。

四、成语演变

由于“筚路”被误写为“荜路”,“蓝缕”误写为“褴褛”,逐渐演变为“筚路褴褛”的写法。

五、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

近义词:披荆斩棘、开天辟地、栉风沐雨;

反义词:轻而易举、坐享其成、养尊处优。

六、历史意义

该成语不仅描述了楚国先民的艰苦创业,还蕴含了“以德服人”的治国理念,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