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古代名人廉洁故事
诸葛亮 以俭朴生活养德,临终嘱咐后主“不使家属内有多余的布帛,外有多余的财产”,其家仅800棵桑树、15顷薄田,一生未谋私产。
岳飞
遵守“四不”规定:不贪财、不恋色、不娶妾、不饮酒。生活清贫,曾将酸馅鱼留至次日食用,以身作则。
刘宠(一钱太守)
任会稽太守时废除苛捐杂税,深受百姓爱戴。升职后拒绝百钱赠礼,仅取一枚铜钱纪念,故称“一钱太守”。
羊续悬鱼
南阳太守羊续拒收下属献鱼,将鱼悬挂庭前风干。下属再献时,他仍以风干鱼回应,明确拒绝贿赂。
包拯(包青天)
25年为官,执法不避亲党,设立“廉泉”井亭,立下家训“子孙贪赃枉法,老不准回老家”,成为清官化身。
二、近现代名人廉洁故事
陶侃(陶母退鱼)
年轻时为县吏,母亲以公物赠鱼,他原封退回,并写信教育,体现为官清廉的传承。
吴隐之(饮贪泉)
任广州太守时,面对“贪泉”传说,仍饮之不贪,以实际行动践行廉洁。
姚崇
唐朝名相,禁止子女干预政事,一生不贪不腐,以“以不贪为宝”著称。
于谦
明代抗倭名将,临终嘱咐“大明河山,社稷社稷”,拒绝子孙承袭功勋,保持清廉作风。
三、其他经典案例
杨震拒金: 以“天知、神知、你知、我知”回应赠金,成为廉政教育经典。 季文子、孟献子
海瑞:明末清初官员,执法严明,生活简朴,著有《海瑞罢官日记》。
这些故事展现了不同历史人物在权力与利益面前的坚守,既有个人品德的典范,也有制度层面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