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父爱母爱的诗句,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了丰富的表达。以下是精选的诗句分类整理:
一、母爱主题
《游子吟》- 孟郊 "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"
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细节,比喻母爱的无私与伟大。
《劝孝歌》- 多位作者
- "母称儿干卧,儿屎母湿眠"(描述母亲为孩子甘愿承受辛劳)
- "老母与子别,呼天野草间。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"(表现母别子的悲痛)
- "尊前慈母在,浪子不觉寒"(以母爱的温暖化解子女的叛逆)
《别老母》- 黄景仁
"白发愁看泪眼枯,惨惨柴门风雪夜。此时有子不如无"
通过悲怆的离别场景,凸显母爱的无可替代性。
二、父爱主题
《劝孝歌》- 多位作者
- "父归坟兮未朝夕,已分黄金争田宅"(讽刺父亲去世后争夺遗产)
- "父不父,兄不兄"(揭露父亲道德败坏)
- "父怜母惜掴不得,却生痴笑令人嗟"(描写父亲对子女的复杂情感)
其他相关诗句
- "父爱如山,母爱如海"(经典比喻)
- "霜陨芦花泪湿衣——舆恭《思母》"(以景寄情,表达对母亲的思念)
- "父不父,兄不兄"(《上留田》)
三、其他经典
孟母三迁(刘向):通过迁居环境教育子女,体现母爱的教育智慧
王安石《十五》: "将母邗沟上,留家白邗阴。月明闻杜宇,南北总关心"(以杜鹃啼血表达对母亲的思念) 白居易《燕诗示刘叟》
这些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父爱母爱的多样性与深沉性,既有具象行为描写,也有抽象情感抒发,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家庭伦理的诗意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