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访情况记录表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工具,需规范填写以确保信息完整性和有效性。以下是具体填写指南:
一、基本信息栏
学生信息 - 姓名、年龄、班级、学校等基础信息需与学籍档案一致。
- 可补充性格特点、兴趣爱好等辅助描述。
家长信息
- 姓名、联系方式、职业、文化程度等,便于后续沟通。
- 家庭住址需核对准确性,涉及隐私需注意保密。
二、家庭情况描述
家庭环境
- 家庭成员构成(如父母职业、年龄差异)、居住条件、家庭氛围等。
- 示例: "小红的书架摆满各类书籍,反映家庭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"。
家庭教育方式
-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、沟通方式、奖励机制等。
- 注意避免直接评价(如"必须提高成绩"),采用描述性语言(如"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主动完成作业")。
三、学生学习情况记录
学业表现
- 近期考试成绩、作业完成情况、课堂表现等。
- 采用具体事例说明进步或问题(如"数学作业错误率较上次降低20%")。
学习习惯与态度
- 学习自觉性、时间管理能力、遇到困难时的应对方式等。
- 例如:"小明在家能主动制定学习计划,但英语单词记忆方法需改进"。
四、学生生活情况观察
生活习惯
- 饮食规律、作息时间、娱乐活动等。
- 如:"小红每天坚持锻炼30分钟,作息时间较规律"。
家庭支持系统
- 父母参与度、家庭资源(如学习资料、课外辅导)等。
- 示例:"家长每周安排2次家庭学习时间,提供专业辅导"。
五、交流内容与建议
教师反馈
- 在校表现、行为习惯、师生互动情况。
- 例如:"小红在小组合作中表现积极,但需提高公众演讲能力"。
家长意见
- 对学校教育的期望、对孩子的关注重点、建议等。
- 如:"希望增加科学实验课程,培养孩子动手能力"。
教育建议
- 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。
- 例如:"建议每天阅读30分钟,并设置阅读奖励机制"。
六、总结与签名
总结: 概括家访主要发现,如家长配合度、学生进步空间等。 建议
签名:教师填写日期及签名,确保责任追溯。
注意事项
始终以学生为中心,语言保持客观描述,避免主观评价。- 重点关注问题解决过程,而不仅是结果。- 填写前与学生及家长充分沟通,确保信息真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