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材料,根据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改善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
减水剂 - 普通减水剂:
保持坍落度不变减少用水量(减水率≥8%)
- 高效减水剂:减水率≥14%,粉剂掺量0.75%~1.5%,液体1.5%~2.5%
- 高性能减水剂:减水率≥25%,流动性极佳,适合自密实混凝土
引气剂 - 引入微小气泡,提高抗冻性、抗渗性和耐久性,常见类型包括松香树脂、烷基磺酸盐等
泵送剂
- 改善混凝土流动性,便于输送,常与减水剂复合使用
二、调节凝结时间与硬化性能的外加剂
早强剂
- 加速水泥水化,提高早期强度(≤28天),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,适用于低温施工
速凝剂
- 如水玻璃、铝酸钠,快速促进水化反应,缩短养护时间
缓凝剂
- 降低水化热,延长凝结时间,适用于高温环境或长距离运输
三、改善耐久性的外加剂
防冻剂
- 降低冻结温度(如尿素、氯化钠),促进零下环境强度增长
防水剂
- 提高抗渗性,常见类型包括硅酸盐、聚氨酯等
阻锈剂
- 阻止钢筋锈蚀,延长使用寿命,常用硅酸盐、铝酸盐等
四、其他功能外加剂
膨胀剂
- 补偿混凝土收缩,防止开裂,常用氧化镁、石膏等
保水剂
- 增加粘度,防止泌水离析,常见纤维素醚、糊精等
五、常用减水剂类型举例
木质素系减水剂(M型):含木钙,阴离子表面活性剂,适合一般工程
萘系减水剂:
含β-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,高效减水剂
选择建议
根据混凝土类型(如高强度、抗冻、泵送等)选择对应功能的外加剂;
考虑环境温度、养护条件及钢筋防护需求;
遵循掺量规范(一般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%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