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2019年的“天狗食月”天象及相关传说,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天象基本信息
时间与地点
2019年7月17日凌晨(北京时间5时38分)发生月偏食,我国各地均可见。西部地区观测时间更长,东部地区可见“带食月落”现象。
食分与阶段
最大食分为0.66(地球遮掩月亮66%),分为初亏(月牙开始变暗)、食甚(月缺最明显)、复圆(月牙恢复)三个阶段。
二、天狗食月的传说
中国传统文化背景
“天狗食月”是古人对月食现象的拟人化解释,与“天狗食日”(日食)并称。传说天狗是吞食月亮的凶猛生物,常与灾难、不祥之兆联系在一起。
神话故事关联
传说古印度存在“美洲虎”神话,将月食中的红色月面比作美洲虎攻击月亮。而“天狗”则多见于日本神话,常被描述为手持法器的神兽。
民俗与象征意义
古代人们通过敲锣击鼓、燃放爆竹驱赶天狗,以祈求平安。月食的“食月”部分常被解释为灾难降临的前兆。
三、科学解释
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形成的自然现象,与日食原理相同,均因太阳、地球、月球三体运行轨道关系导致。现代天文学已能精确预测此类天象,消除了古代的神秘色彩。
综上,2019年的“天狗食月”对应农历初七(具体公历日期需查),其传说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想象与文化解读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