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溯源性是指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,能够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,与国家或国际的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。其核心在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可比性、可重复性和可复现性。
详细解释:
定义与核心要素 - 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关联性:
所有测量结果需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比较过程,最终与公认的计量基准(如国际单位制)关联。
- 连续比较链:由一系列校准和验证步骤构成,确保每一步的测量结果都具备规定不确定度。
与可追溯性的区别 - 可溯源性
强调与计量基准的关联,而 可追溯性侧重于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可查性。
- 例如:可溯源性确保实验室测量结果与国家标准一致,可追溯性则追踪产品生产批号、供应商等信息。
应用领域
- 实验室与计量领域: 确保仪器校准、质量控制和法规合规性。 - 供应链管理
技术实现途径
- 通过 量值传递系统(如检定系统)实现,包括定期校准、标准物质的使用和溯源性验证。
总结:可溯源性是计量学中的基础概念,通过规范化的比较链与基准关联,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是实现精准测量的关键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