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王昌龄的故事典故

59

关于王昌龄的故事典故,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
一、投笔从戎与边塞诗的起源

早年经历

王昌龄出生于山西太原,家境贫寒,曾长期从事农耕。约23岁至26岁期间,他离开家乡到嵩山学道,感受道家隐居生活。

投笔从戎

开元年间(727-741年),王昌龄西出长安,投笔从戎,赴西北边塞从军。在边塞期间,他目睹战争残酷,创作了大量边塞诗,如《望临洮》:“饮马渡秋水,水寒风似刀。平沙日未没,黯黯见临洮。”这些作品以雄浑气势展现了盛唐气象。

二、仕途坎坷与《芙蓉楼送辛渐》

初入仕途

开元十五年(727年),王昌龄中进士,任秘书省校书郎(后改汜水尉、江宁丞)。但因官职未升迁且屡遭谤议,他于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再中博学宏词科,改任江宁丞。

被贬岭南

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,王昌龄因参与李林甫集团政治斗争被贬岭南(江宁)。在贬谪期间,他游览江南,创作了《芙蓉楼送辛渐二首》:“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以玉壶冰心喻示高洁品格。

三、与诗人的交往

孟浩然之交

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,王昌龄北归途中访孟浩然,两人曾有《巴陵送李十二》等诗作。但因孟浩然饮酒过量导致病逝,王昌龄悲痛不已。

李白之谊

同年,王昌龄在贬途遇李白,作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赠别。两人虽同为诗人,但境遇相似,均以豁达态度面对挫折。

四、悲剧结局

被谤谪龙标尉

开元二十九年(741年),王昌龄因“晚途不谨小节,谤议沸腾”被贬为龙标尉(今江西吉安)。后因触怒刺史闾丘晓,于天宝六年(747年)被杀,年仅39岁。

五、文学成就与影响

王昌龄以七绝见长,尤其以边塞诗闻名,被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

他的诗作兼具豪迈气魄与个人情感,对盛唐及中唐诗歌发展影响深远。

以上典故展现了王昌龄从军、仕途、友情到悲剧人生的完整轨迹,体现了其作为“诗家天子”的独特魅力与时代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