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儒林外史第十回好句赏析

59
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中,既有对封建礼教虚伪性的讽刺,也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。以下是本回的精彩片段及赏析:

一、讽刺封建礼教虚伪性

盐商祭孔的滑稽场景

盐商方老太太入孝祠祭孔,场面庄严肃穆,官员云集,但盐商方老六却与卖花牙婆在栏杆上捉虱子,形成鲜明对比。这种行为将“崇高、庄严”转化为“滑稽可笑”,通过夸张手法揭露封建礼教对功名的过度崇拜。

娄家招亲的闹剧

娄家两公子为招亲张灯结彩,却因鲁编修的突然出现而陷入尴尬。娄公子误认鲁编修为“四世兄”,两人把酒论道,场面热闹非凡。但随后发现对方是穷翰林,娄公子尴尬退场,讽刺了封建官僚体系对功名的僵化认知。

二、人物形象塑造

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

范进中举前穷困潦倒,衣衫褴褛,被乡邻嘲笑;中举后则“喜极而疯”,连胡屠户都改口称其为“天上的星宿”。通过这种极端对比,凸显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。

秦老的世态炎凉

秦老为送王冕行酒,先热情款待,后因王冕拒绝攀附而洒泪告别。这一行为既体现了底层人物的世故,也暗示了封建官僚体系的虚伪性。

三、语言艺术特色

范进的语言描写:

使用“噫”字反复,通过声音的反复强调,生动表现出他惊喜过望的心理状态。

讽刺性对白:如娄公子误认鲁编修时的对话,语言幽默中透着对身份地位的执念。

总结

第十回通过盐商祭孔、娄家招亲等情节,既讽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,又通过范进、秦老等人物的塑造,展现了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双重影响。语言上运用夸张、对比等手法,使讽刺效果更加鲜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