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儒林外史第三回好句摘抄

59
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中,通过人物对话和场景描写,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与人物性格。以下是该回的精彩好句摘抄及赏析:

一、人物互动中的讽刺与批判

秦老送别王冕

“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来,替王冕送行。吃了半夜酒回去。次日五更,王冕天明起来收拾行李,吃了早饭,恰好秦老也到。王冕拜辞了母亲,又拜了秦老两拜,母子洒泪分手。王冕穿上麻鞋,背上行李。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,直送出村口,洒泪而别。秦老手拿灯笼,站著看著他走,走得望不著了,方才回去。”

赏析:通过秦老的执拗与洒泪,讽刺了封建官僚的虚伪与世态炎凉,同时展现了王冕的清高与不合时宜。

金有余的傲慢与偏见

“你若做时文,只该用些《四书》上话,全采《五经》来闹,这是何说!”众人笑道:“原来还是不懂!”

赏析:金有余作为地方权贵,对科举制度的荒诞性进行嘲讽,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盲目崇拜。

二、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

省城集市的繁华

“车马喧阗,两边都是日用小百货,摆摊子的、卖菜的、卖鱼的、卖鸡鹅鸭肉的、卖荞麦糕的、卖木梳篦头的、卖布的、卖粗细瓷碗的、卖铜铁锡器的、卖卦算命的,都有。”

赏析:通过市井摊位的罗列,展现省城商业繁荣与市民生活的多样性,反衬出人物性格的差异。

周进的自卑与渴望

周进在省城见众人衣着华丽,自己破旧衣着引发嘲笑,内心独白:“须是寻一个馆地才好。”

赏析:通过对比描写,揭示封建等级观念对个人命运的压迫,以及知识分子对功名的执着追求。

三、学术争论的亮点

徐文长与程文宗关于《礼记》的辩论,展现了当时学术界的思想碰撞:

徐文长主张“大敬”为对上尊崇,“大孝”为对亲赡养,“大慈”为对下仁爱;

程文宗则强调“大孝”应包含“大敬”,形成理论争议。这一争论为后文批判空疏学风埋下伏笔。

以上摘抄综合了人物对话、环境描写与学术争议,体现了《儒林外史》通过细节刻画社会百态的文学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