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粉身碎骨”和“安然无恙”这两个成语,其含义和用法如下:
一、粉身碎骨
基本含义
指身体被粉碎而死,现多比喻为某种目的牺牲生命或彻底失败。
出处
- 三国·魏·曹植《谢封甄城王表》:“臣愚驽垢秽,才质疵下,过受陛下日月之恩,不能摧身碎首,以答陛下厚德。”
- 唐·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平生志愿,今日获从,粉骨碎身,誓不相舍。”
近义词
碎骨粉身、肝脑涂地、身首异处、杀身成仁。
反义词
完好无损、毫发无伤。
用法
多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常与“为了……”等句式连用。
二、安然无恙
基本含义
形容人或物在危险或困境中毫发无损,平安无事。
出处
唐代诗人张继《枫桥夜泊》:“月色过分桥时,照在安然矶上。”(矶:石头,安然矶:桥边突出的岩石,此处指人或物稳稳立于岩石上,未受损伤)。
近义词
安居无恙、平安无事、无灾无难。
反义词
遭受损伤、身首异处、家破人亡。
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,常与“经历……后”“在……中”等语境搭配。
总结对比
| 成语 | 含义 | 出处类型 | 近义词 | 反义词 | 用法特点 |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粉身碎骨 | 身体粉碎而死,比喻牺牲生命或失败 | 文言文、现代文 | 碎骨粉身、肝脑涂地 | 完好无损、毫发无伤 | 联合式,谓语/定语/补语 |
| 安然无恙 | 平安无事,未受损伤| 诗词、现代文 | 安居无恙、平安无事 | 遭受损伤、家破人亡 | 联合式,谓语/定语 |
这两个成语通过对比突出了“牺牲与保全”的不同语义,前者强调为信念或目标献身,后者则侧重在危机中保持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