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梨花春雨正清明”的相关诗作及解析如下:
一、杨万里《寒食上冢》
原诗为:
```
迢直夫何细!桥危可免扶?
远山枫外淡,破屋麦边孤。
宿草春风又,新阡去岁无。
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。
```
解析:此诗描绘清明寒食节期间,诗人途经荒野时的孤寂感。通过“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”一句,以梨花盛开与清明时节的流逝,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与对时光易逝的怅惘,诗中“愁”字尤为传神。
二、清明相关诗词补充
杜牧《清明》 ```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```
以清明雨景渲染哀思,通过“断魂”与“杏花村”的意象,成为清明文化的经典代表。
韩翃《寒食》
```
多家坟上清明雨,几家坟头纸钱飞。
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```
通过对比“家家”与“几家”的不同场景,讽刺世态炎凉,展现寒食节的社会百态。
三、清明时节的文化意象
梨花: 在清明诗中常象征纯洁与哀思,如杨万里的“梨花自寒食”,以自然景物反衬人文情感。 春雨
杏花/桐花:与梨花齐名,常出现在清明相关的诗词中,如杜牧的“杏花村”和韩翃的“桐花”,分别承载寻幽与雅集的意境。
若需进一步了解其他诗人或作品,可参考《清明上河图》等艺术载体,感受清明在文学与艺术中的多重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