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推进情况,全国多个省份已启动合村并镇工作,具体涉及以下省份及主要措施:
一、已明确公布名单的省份
山东省 - 确定3200多个行政村合并,平均3个村并1个,部分地区实行"4合1"模式。
- 青岛市李沧区完成"6合1"试点,居民满意度达95%以上。
四川省
- 覆盖21个市州412个村庄,分"保留提升类""集聚发展类""搬迁撤并类"三类处理。
- 成都市郫都区打造"农耕文化新村",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生活结合。
安徽省
- 涉及16个地级市297个村庄,创新"宅基地入股"机制,实现村民"零负担"搬迁。
河南省
- 计划3年内整合5.6万个行政村至2.5万个,郑州、开封等城市周边为试点。
黑龙江省
- 齐齐哈尔市星火村完成首拆,涉及200多户村民,补偿标准为每平方米1700元。
二、其他推进地区
江苏省: 苏北地区试点10个村合并为1个超级大村。 河北省
辽宁省:沈阳市辽中区、大连市普兰店区等地启动试点。
三、政策原则与目标
各地遵循"因地制宜、统筹规划、民主协商"原则,计划到2026年底全国完成超10万个行政村整合,重点解决农村空心化、人口老龄化等问题。例如,山东省计划撤并比例近70%,四川省计划3年完成40%的行政村撤并。
四、特殊模式与成效
文化保护类:四川、安徽通过"保留提升类"保留民族特色村落。
补偿创新类:安徽推行"宅基地入股",阜阳探索"平房换楼房"模式。
产业发展类:山西晋中市榆次区整合10个村形成4.2平方公里大型社区。
以上信息综合了各地最新政策文件及权威报道,涵盖主要试点省份及典型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