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曹辉宁:怎样评价杜威的思想

59

曹辉宁对杜威思想的评价可从以下角度综合分析:

一、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

教育即生活

杜威主张教育是生活的一种形式,学校应模拟社会生活,满足儿童需求并促进其适应社会变化。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局限,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。

教育即生长

他提出教育是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过程,反对知识灌输式教学,倡导通过实践和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这一理念奠定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。

学校即社会

杜威认为学校应成为“经过选择的、净化的、理想的社会”,通过模拟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,使学校成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。

二、思想形成的背景

杜威的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社会剧烈变革的背景下,包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、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实用主义哲学的兴起。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其教育理念的革新。

三、对教育实践的影响

课程与教学改革

杜威反对传统分科教材,主张以儿童活动为中心,通过项目式学习、实验等方式促进知识内化。例如,他推动美术教育与生活实践结合,强调“从做中学”。

教师角色的转变

教师从知识传递者变为引导者,需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,设计支持性学习环境。这种理念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四、争议与局限性

部分研究指出,杜威的理论在强调个体经验的同时,可能忽视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;其“工具主义”哲学在面对后现代多元价值观时存在不足。

总结

杜威的思想是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,其“生活即教育”“生长即教育”等理念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。尽管存在争议,但其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诠释为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