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不要一叶障目”的古文表达,综合相关搜索结果,主要出自以下两篇经典作品:
一、白居易《天可度》
原文:
> 天可度,地可量,唯有人心不可防。> 但见丹诚赤如血,谁知伪言巧似簧。> 劝君掩鼻君莫掩,使君夫妇为参商。> 劝君掇蜂君莫掇,使君父子成豺狼。> 海底鱼兮天上鸟,高可射兮深可钓。> 唯有人心相对时,咫尺之间不能料。>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,笑中有刀潜杀人。
解析:
通过“天可度,地可量”与“人心不可防”的对比,强调人心的复杂与难以捉摸。- 以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典故类比,警示人们勿被表象迷惑,需洞察人心本质。
二、纳兰性德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
原文:
> 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> 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> 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。> 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
解析:
以“初见”与“故人心易变”的对比,讽刺世态炎凉和人心不古。- 通过“比翼连枝”的誓言被轻易打破,揭示表象与本质的差异。
补充说明
《太行路》中白居易也用“人心好恶苦不常”表达类似观点,但未直接使用“一叶障目”。
《戏为六绝句》中王之涣的诗句“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”虽强调历史评价的客观性,但与“一叶障目”的警示意义不同。
以上两篇作品均通过具体事例或比喻,劝诫人们超越表象,深入本质,避免因片面认知导致误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