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结论的撰写需遵循结构严谨、内容精炼的原则,具体要点如下:
一、核心结构与内容要求
明确研究目的与问题
用1-2句话呼应引言,重申研究目标,确保结论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。
总结关键发现
突出创新性成果,避免重复实验细节,用简洁语言概括核心结论。例如,若研究提出新理论或解决实际问题,需明确说明。
阐释理论/实践价值
分析研究对学科理论的贡献(如填补空白、修正旧理论)及实际应用潜力(如政策建议、技术改进)。
指出研究局限性
客观分析方法偏差、样本限制等不足,并提出改进建议,展现研究者的批判性思维。
提出未来研究方向
根据结论反思未解决的问题,建议后续研究方向,增强论文的学术影响力。
二、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
保持简洁与客观
结论应避免主观评价,以数据和分析支撑结论,避免使用模糊词汇(如“可能”“大概”)。
逻辑清晰与条理分明
可分点列出结论要点,每项自成一段,便于读者快速理解。例如,按重要性排序:问题解决、理论贡献、实践意义等。
避免重复与冗长
结论不是结果罗列,需提炼核心观点。若内容较多,可分条说明,每条控制在几句内。
格式规范
结论通常为独立章节,字数控制在600-800字,仅使用文字(数学/化学论文可能允许公式)。
三、示例结构参考
引言呼应
开头简要回顾研究问题,结尾总结结论并呼应引言。
结果与分析
概括关键数据,分析结果对研究问题的回答,强调创新性。
价值与局限
说明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,客观分析研究局限性。
未来展望
提出改进建议或研究方向,展现研究潜力。
通过以上要点,可系统撰写出结构严谨、内容充实的论文结论,有效传递研究价值并推动学科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