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教版《三字经》原文及注释如下:
一、核心原文及注释
性本善,习相远
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,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,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,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。 *注:强调教育对人性向善的重要性,出自《三字经》开篇,奠定全书教育基调。*
养不教,父之过;教不严,师之惰
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,而不好好教育,是父母的过错;只是教育,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。 *注:明确父母与教师在教育中的责任,体现传统伦理观念。*
子不学,非所宜;幼不学,老何为
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,是很不应该的;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,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,又无知识,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。 *注:强调学习对个人发展的根本意义,贯穿全书教育主线。*
二、其他经典段落补充
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义
玉不打磨雕刻,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;人若是不学习,就不懂得礼仪,不能成才。 *注:通过比喻说明学习与品德培养的必要性。*
香九龄,能温席;融四岁,能让梨
东汉人黄香,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,替父亲暖被窝;汉代的孔融四岁时,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。 *注:以历史典故诠释孝悌之道,强化传统伦理教育。*
三、版本说明
人教版《三字经》以王应麟原著为基础,结合现代教育理念,保留了核心教育思想,同时补充了部分历史典故和礼仪规范,形成系统化启蒙读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