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音乐与艺术领域
贝多芬 26岁失去听觉,仍坚持创作,最终完成《命运交响曲》《月光奏鸣曲》等不朽作品,被誉为“音乐之父”。
达·芬奇
童年拜师学画,苦练素描,花费10余天完成《蒙娜丽莎》等名作,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。
米勒
青年时期作品无人问津,后转向描绘自然与农民生活,创作出《拾穗者》《晚钟》等经典画作。
二、科学探索领域
爱迪生
研发白炽灯时失败上千次,最终用钨丝成功,奠定现代照明技术基础。
华罗庚
无文凭自学成才,发表多篇国际论文,完成《堆垒素数论》等著作,成为中国数学家的奠基人。
马克思
著作《资本论》耗时40余年,翻阅大量资料,终成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巨著。
三、体育竞技领域
苏格拉底
通过“甩手百次”训练弟子柏拉图,培养其坚韧意志,柏拉图成为古希腊哲学家。
威尔玛·鲁道夫
小儿麻痹症致残,仍获1960年罗马奥运会3枚金牌,打破多项世界纪录。
四、政治与文学领域
曾国藩
幼年天赋平平,却通过“背文章防贼”的刻苦训练,终成清朝军事家、政治家。
小仲马
未靠父亲名气创作,屡遭退稿后坚持投稿,终著《茶花女》成为经典文学作品。
五、工程与治水领域
李冰
面对四川水患,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,使成都平原成为“天府之国”,被尊为“川主”。
王义夫
奥运会射击运动员,经历9次失利后,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,并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再次夺冠。
总结:
这些名人通过不同领域的坚持与努力,克服了身体、环境、质疑等多重挫折,最终成就了卓越事业。其共同特质是“不向命运低头,用行动证明价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