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朝花夕拾》是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散文集,共收录十篇回忆性文章,通过“旧事重提”的形式展现了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。以下是主要篇章的情节概括:
一、童年生活回忆
《狗·猫·鼠》 鲁迅以“仇猫”为线索,表面批判猫的习性,实则讽刺当时社会中虚伪的“正人君子”和军阀帮凶,揭露“中庸之道”的本质。
《阿长与山海经》
记述儿时保姆阿长为“我”购得《山海经》的往事,展现她善良朴实但迷信唠叨的性格,表达对劳动妇女的怀念。
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
描绘百草园的自然乐趣与三味书屋的严格教育,揭示封建书塾对儿童天性的压抑,体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
《五猖会》
叙述盼望观看五猖会的兴奋与被父亲强制背书的痛苦,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纯真的破坏。
二、青少年时期经历
《二十四孝图》
通过“老莱娱亲”“郭巨埋儿”等故事,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,反映儿童在传统礼教下的悲惨处境。
《父亲的病》
回忆为父亲治病时“名医”的荒诞行径,揭露巫医不分、勒索钱财的社会问题。
《琐记》
记述邻居衍太太的虚伪与奸诈,展现旧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与险恶。
三、青年留学与成人世界
《藤野先生》
叙述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,体现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及对民族尊严的维护。
《范爱农》
描写范爱农在革命前后的遭遇,反映辛亥革命后知识分子的困境与理想破灭。
四、社会批判与反思
《无常》
以“无常”鬼魂的善良与阎罗的残暴对比,讽刺现实中的伪善与不公,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愤慨。
整体特点: 写作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