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有哪些?

59

关于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的创作,可综合不同时期代表性诗作进行梳理:

一、唐代诗人作品

杜牧《清明》

最著名的清明饮酒诗,以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闻名,深刻表达祭扫时的哀思与借酒消愁的复杂情感。

白居易《寒食》

“何处难忘酒,朱门美少年。春分花发后,寒食月明前”,通过对比富贵与哀悼,展现寒食节与清明时节的饮酒文化。

赵嘏《寒食》

“相劝一杯寒食酒,野寺一倾寒食酒”,以简练语言表达寒食节饮酒的习俗。

张祎《寒食》

“野寺一倾寒食酒”,描绘出寒食节在野寺中饮酒的清幽场景。

二、宋代诗人作品

高翥《清明日对酒》

“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纸灰飞作白蝴蝶,泪血染成红杜鹃。日落狐狸眠冢上,夜归儿女笑灯前。人生有酒须当醉,一滴何曾到九泉。”

通过墓田、杜鹃等意象,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,结尾直白抒发现世与冥界的态度。

黄庭坚《清明》

“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效原草木柔。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”

以对比手法,批判社会现象,展现清明时节的多元情感。

三、其他相关作品

韩翃《寒食》:

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”

通过春城飞花与寒食时节的交融,隐喻生命短暂与及时行乐的主题。

杜甫《小寒食舟中作》:“淡荡春光寒食天,子规啼血满林烟。”

虽为寒食节,但反映了类似清明时节的哀思与自然意象的融合。

四、补充说明

清明与寒食节常被关联,部分诗人如韩翃、晏殊等在寒食节饮酒赋诗,其作品亦被纳入清明文化范畴。上述诗作均通过饮酒行为,折射出对生命、时光的哲学思考,成为中华文化中清明诗词的典型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