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行合一
"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"
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,主张通过实践验证认知,避免空谈理论。
致良知
"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固有道德判断力,只要发掘这种能力就可以了。"
提出“心即理”的核心观点,认为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指南。
心即理也
"天下万事万物皆在于心,心外无理,心外无事。"
阐述心与万物的辩证关系,认为外在的理与事皆由内心生发。
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
"一生都光明磊落的人,就不需要说什么了。"
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内心澄明的境界,倡导真诚待人。
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
"克服外在的困难容易,克服内心的私欲和杂念才是最难的。"
常被用于激励人们修心养性,突破内心障碍。
不立天地,不立个人
"若无远大志向,便无法成就事业;若无独立人格,便无法坚守原则。"
强调志向与人格的重要性,主张以天下为己任。
持志如心痛
"一心在痛上,岂有工夫说闲话、管闲事?"
用比喻手法说明专注的力量,鼓励将精力集中在目标上。
知之不若行,行之不若知
"实践出真知,真知促实践,二者相辅相成。"
突出行动对认知的验证作用,反对纸上谈兵。
良知是心之本体
"性即心之体,天是性之原,尽心即是尽性。"
阐述性与良知的关系,主张通过修身实现天性本善。
光不仅在烛上
"真正的光明来自内心,而非外在光源。"
以烛光与湖面为例,说明内心澄明可超越物质局限。
这些话语凝聚了王阳明心学的精髓,既包含哲学思考,又蕴含实践智慧,至今仍对个人成长与社会治理具有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