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庸附雅是汉语成语,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、参与文化活动的行为。具体解析如下:
核心含义 该成语由“附庸”和“风雅”两部分组成,“附庸”原指依附于诸侯国的小国,引申为依附、追随;“风雅”泛指诗歌、文化活动。整体指通过结交文人、参与文化事务来提升自身形象,实则缺乏真正修养。
出处与示例
- 出自清代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二回:“喜欢便宜,暗中上当,附庸风雅,忙里偷闲。”
- 示例:某人虽不懂诗词,却热衷于参加文人雅集,以此显示自己的文化素养。
语法与用法
-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使用,例如:“他附庸风雅,常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藏书。”
- 与“附庸风雅”同义,但“附雅”为简化说法,常见于日常交流。
总结:
该成语多含贬义,用于批判那些表面追求文化形象而实际素养不足的人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