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
体现大丈夫气节,强调道德操守与外部环境无关。
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
阐述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,倡导在不同境遇中坚守本心。
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警示统治者需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因享乐导致衰败。
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
说明民心向背与统治者是否得道直接相关,强调仁政的重要性。
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
体现孟子“反问式”论辩风格,强调人应追求超越而非自满。
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
以“仁爱”为核心,提出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原则。
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
强调磨难对个人成长的必要性,体现“天命”与“人事”的辩证关系。
君子不怨天,不尤人
倡导自我反省而非归咎外部,体现儒家“内圣”思想。
有恒产者有恒心,无恒产者无恒心
揭示经济基础对个人道德的影响,反映孟子“民本”思想。
鱼,我所欲也;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
通过“取舍”比喻道德与欲望的权衡,体现“义利观”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