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雪量的计算主要通过测量雪的深度和密度,或通过雪融化后的水量来推算。以下是具体方法:
一、核心计算公式
降雪量(mm)= 降雪深度(cm)× 雪的密度(g/cm³)× 10
说明:雪的密度通常在0.2-0.9g/cm³之间,不同地区或雪质可能有所差异。
二、测量方法
雪深测量 - 使用雪深计或直尺测量积雪垂直深度,需在多个位置取平均值以消除局部不均匀性。
- 北方雪深与降水量比例约为1:15,南方约为1:10。
雪密度测量
- 采集雪样,用密度计测量质量与体积比,再结合雪深计算降雪量。
三、雪融化法(常用)
雨量筒法
- 收集12小时/24小时雪样,融化后用量杯测量水量,直接以毫米为单位。
称重法
- 使用雪量传感器或称重器测量雪样质量,通过标准换算公式转换为降雪量。
四、注意事项
单位统一: 深度以厘米为单位,密度以g/cm³为单位,最终结果转换为毫米。 区域差异
五、权威标准
气象部门通常采用12小时/24小时雪样融化法作为标准,结合雪深和密度计算降雪量,并划分小雪、中雪等等级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