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手机的低谷期主要集中在 2015-2018年,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:
一、2015-2016年:首次增长放缓与供应链危机
市场环境变化:2015年小米手机销量出现停滞,2016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减少32%,市场份额跌至全球第五名,被华为、OPPO等品牌超越。
供应链问题:2016年出现“供应链极度缺货”现象,导致生产受限,线上线下渠道受阻。
战略调整:雷军接管供应链管理,计划通过重构线下渠道和转向“科技界的无印良品”战略突破困境。
二、2018年:双品牌战略实施期
市场分化:2018年小米手机销量再次下滑,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。
应对措施:雷军推出“红米品牌”,专注中低端市场,剥离部分非核心业务,逐步恢复增长。
三、2022年:持续下滑与转型压力
行业寒冬:2022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,小米手机业务面临严峻挑战,营收和利润均出现双降。
多元化尝试:小米加大在IoT、智能家居及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,探索新的增长点。
总结
小米手机的低谷期以2015年为起点,持续至2018年。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市场竞争加剧、供应链管理不足以及战略转型压力。通过重构渠道、调整产品策略和多元化布局,小米逐步走出低谷,但后续仍需应对市场竞争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