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诈骗案的判刑时长根据诈骗金额、情节严重程度及犯罪后果综合判定,具体标准如下:
一、基本量刑标准
数额较大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一万元以上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数额巨大
诈骗金额达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数额特别巨大
诈骗数额特别巨大(如五十万元以上)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(如多次诈骗、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)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。
二、从重处罚情形
特殊诈骗类型: 诈骗救灾、抢险、防汛、优抚、扶贫、移民、救济、医疗款物等。 严重情节
其他情节:如使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、通过电话诈骗、在公共场所当众诈骗等。
三、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
从犯:如提供通讯工具、信息等辅助行为。
初犯或偶犯:无犯罪记录或犯罪次数较少者。
退赃退赔:主动退赔损失或取得被害人谅解。
四、案例参考
数额特别巨大:北京通州法院曾判虚构投资基金诈骗310万元案,因部分未遂,判处12年有期徒刑。
数额巨大:河南某案中,诈骗5万元国补按“数额巨大”判处3-10年。
五、注意事项
数额标准:具体数额认定需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和法院裁量,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。
共同犯罪:主犯与从犯的量刑不同,从犯可能获从轻、减轻或免除处罚。
建议涉案人员配合调查,主动退赃,争取从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