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保候审期间对手机的使用和保管有明确法律规定,具体如下:
一、取保候审期限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七十九条规定,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 12个月。特殊情况下可延长,但需符合法定程序。
二、手机归还时间
一般情况
若手机与案件无关且已完成取证,可在取保候审结束或案件审结后申请归还。
涉案证据情形
若手机内含有案件相关证据(如短信、照片、录音等),需待案件审结后统一处理,一般随案移送或销毁,不会立即归还。
三、其他注意事项
监控与通讯限制
取保候审期间无需对手机进行监控,但需遵守以下规定:
遵守法律法规,不得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;
按时报告行踪,离开居住地需提前申请;
保持通讯畅通,接受司法机关传唤。
保证金要求
部分情况下需缴纳保证金,具体金额根据案件情节决定。
权利救济
若超过12个月未解除取保候审,建议通过以下途径维护权益:
向公安机关了解案件进展;
若认为存在超期未解除的违法情形,可申请检察院监督纠正。
综上,取保候审期间手机能否及时归还,关键取决于手机是否涉及案件证据及案件审理进度。建议保持与司法机关的沟通,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