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亲子之家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质检总局检查手机怎么样

59

根据质检总局近年对智能手机的抽检结果,整体情况如下:

一、信息安全风险突出

安全隐患占比高

在2016-2017年抽检的40批次手机中,有18批次存在质量安全隐患,占比45%。主要问题包括后端信息系统漏洞(如未限制密码复杂度、短信验证码滥用等)、预置应用软件擅自收集用户数据,以及部分产品无法有效防止恶意程序控制。

典型安全问题

- 后端系统漏洞:

未对数据包访问控制参数校验,可能导致越权操作;未限制密码复杂度、登录次数等。

- 预置应用软件问题:未明示收集用户数据、未经同意自动升级操作系统。

- 物理安全风险:部分手机在恶意程序攻击下,可能被远程控制或数据泄露。

二、电池安全仍需加强

合格率波动

2008年电池抽检合格率为89.9%,而2016年下降至83.3%,2017年进一步降至85.7%。主要问题包括过充电保护、低温放电性能不足,以及热冲击测试失败导致爆炸或起火。

区域差异显著

不同省份企业产品合格率差异较大,如2017年9月专项抽查中,69家企业生产的69批次产品合格率仅为79.7%。

三、其他质量问题

老人机专项问题:

2016年抽检的千余部老人手机合格率为零,主要不合格项目包括漏电、电磁兼容等。

3C认证违规:部分手机存在冒用3C认证标志、进网许可等违法现象。

四、建议与建议

消费者选择建议

- 优先选择标注“国产品牌”的手机,其安全性相对有保障。

- 注意查看手机是否通过“3C认证”及“进网许可”。

- 安装正规安全软件,定期更新系统和应用。

企业责任与监管

- 手机厂商需加强后端系统安全防护,规范预置应用软件行为。

-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电池生产企业的监督力度,提升整体质量标准。

技术改进方向

- 推广手机硬件安全芯片,增强抗恶意程序能力。

- 建立更完善的电池质量追溯体系,保障使用安全。

综上,当前智能手机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与电池质量隐患并存,需消费者提高警惕,企业强化责任,监管部门加强监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