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多项睡眠研究,睡前玩手机与入睡时间的关系可总结如下:
一、入睡时间延迟
普遍现象
约78%的成年人存在“报复性睡眠拖延症”,睡前使用手机后平均需 1小时才能入睡。
生理机制
手机屏幕的蓝光会刺激感光视神经细胞,约8分钟开始持续兴奋,超过1小时导致生物钟紊乱,延长入睡时间。
二、对睡眠质量的影响
快速眼动期减少
使用手机会降低快速眼动期(REM)在总睡眠中的占比(可降至14%),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。
其他影响
长期睡前玩手机还可能引发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间接影响睡眠。
三、建议与注意事项
控制使用时间
若需使用手机,建议在睡前 1小时后停止,避免蓝光干扰。若已出现入睡困难,可尝试开灯使用手机。
改善睡眠习惯
- 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,可通过阅读纸质书籍、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。
- 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
特殊人群调整
老年人或自控力较弱者可缩短睡前使用手机时间(如1-2小时),优先完成当日任务。
若长期存在严重睡眠问题,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睡眠专家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