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承包商的统一管理是确保项目安全和合规性的重要环节,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:
一、资质审查与准入管理
资质预审 严格审查承包商的营业执照、资质证书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等,确保其具备承担项目的能力。
业绩评估
考察承包商过往项目业绩,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生产安全事故记录。
人员准入
对入场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,确保其具备相应资质和健康证明。
二、过程监督与安全管控
安全检查
定期对承包商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,包括设备设施、作业流程、防护措施等。
规范执行
确保承包商遵守企业的HSE管理要求,如佩戴防护装备、使用安全设备等。
风险控制
实施安全风险分析,制定应急预案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隐患。
三、绩效评价与奖惩机制
统计考核
将承包商事故纳入统计考核范围,与绩效挂钩。
奖惩措施
对安全表现突出的承包商给予奖励,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。
退出机制
未通过绩效评估或发生重大事故的承包商,需限期整改或终止合作。
四、体系融合与责任明确
纳入管理体系
将承包商纳入企业HSE体系管理,实现信息共享和流程协同。
责任划分
明确承包商与发包方的安全管理责任,签订安全协议。
监督机制
建立统一信息平台,对分包人员进行动态管理。
五、其他关键要求
培训教育: 对承包商进行安全培训,确保其熟悉作业规范和应急措施。 设备管理
通过以上措施,企业可有效控制承包商带来的安全风险,保障项目整体安全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