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》中的“本纪”是全书的核心组成部分,其定义、特点及内容可归纳如下:
一、定义与作用
核心功能 本纪以帝王为中心,按年代顺序记载其言行政绩,是《史记》全书的大纲和提纲。
历史覆盖
覆盖中国上古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,共12篇,包括先秦五帝、夏商周三代,以及秦汉时期的帝王。
二、具体内容与分篇
先秦部分
- 五帝本纪: 记载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等五位帝王的治国理念与个人品德。 - 夏本纪
- 殷本纪:记录商汤灭夏及商朝制度发展,强调商汤的革命精神。
- 周本纪:以周武王伐纣为核心,分析周朝分封制与礼乐制度。
秦汉部分 - 秦本纪:
详述秦穆公称霸及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。
- 秦始皇本纪:分析秦始皇统一文字、度量衡等制度创新。
- 项羽本纪:虽未称帝,但司马迁以“在权不在位”原则纳入,评价其军事才能与失败原因。
- 高祖本纪:记载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及巩固政权的措施。
- 吕后本纪:分析吕雉临朝称制对汉初政治的影响。
- 孝文本纪至孝武本纪:延续记载汉文帝、景帝、武帝等帝王的治国方略与盛世局面。
三、特殊说明
项羽的特殊地位:虽未称帝,但因实际掌握政权,司马迁仍以“本纪”记载其生平和功过。
体例意义:本纪通过帝王事迹反映时代特征,为后世帝王提供治理参考,同时体现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的史学追求。
综上,本纪是《史记》以时间为纲、以人物为点的历史叙事核心,兼具历史记录与哲学思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