萝莉是源自纳博科夫小说《洛丽塔》的次文化概念,主要指年龄较小、外貌可爱的女性角色或形象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
词源与定义 萝莉一词源于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·纳博科夫的小说《洛丽塔》,后在日本发展成次文化。其核心定义指向年龄在8-14岁(部分来源为15岁以下)的可爱女性,通常具有娇小身材、水汪汪的大眼睛和甜美声音。
文化特征
- 年龄范围: 多数定义集中在8-14岁,但广义可涵盖15岁以下或外貌符合“萝莉化”特征的女性。 - 外貌与性格
- 服饰风格:以洛可可时期服装为灵感,包括水手服、洋装等,形成独特的“萝莉装”次文化。
相关延伸
除角色外,还指代相关服饰、商品(如洛丽塔服装、玩具)及同人创作,形成庞大的产业链。在日本,该文化已发展成熟,包含明确的亚文化群体。
争议与辨析
部分定义因涉及年龄边界或性别暗示引发争议,需注意区分“萝莉”与“儿童”“少女”的概念,避免刻板印象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